期刊简介

               1977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主办。本刊是《国际医学》系列期刊之一,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主要介绍国内外在放射医学与核医学两大领域中的新动态、新进步、新技术和新经验的国家级学术性、信息性杂志,以促进我国放射医学与核医学研究工作的发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1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81/R

邮发代号: 6-102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77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1999-2000年被天津市期刊质量评估为一级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4114
  • 国内刊号:12-1381/R
  • 出版周期:
  • 期刊荣誉:1999-2000年被天津市期刊质量评估为一级期刊
  • 期刊收录: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介绍

               1977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主办。本刊是《国际医学》系列期刊之一,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主要介绍国内外在放射医学与核医学两大领域中的新动态、新进步、新技术和新经验的国家级学术性、信息性杂志,以促进我国放射医学与核医学研究工作的发展。                

本刊栏目设置
综述、文摘、专家论坛、国际学术会议报道、出国学术考察、报告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1999-2000年被天津市期刊质量评估为一级期刊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投稿须知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社征稿要求

  1 稿件内容 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要求资料真实、数据准确、论点明确、文字精练。综述、论著、经验交流等稿件的字数一般不超过5000 字(包括中、英文摘要,图、表和参考文献);短篇论著一般不超过2000 字;讲座、综述、会议纪要、临床病理(例)讨论类文稿字数可视情况而定。

  2 题名 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主题。除公知公用者外,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3 作者署名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作者应是淤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与解释者;于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盂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 条须同时具备。

  4 摘要 所有论文均需附中、英文摘要,论著类论文采用结构式摘要,必须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s)”。其他论文采用指示性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400 个汉字,英文摘要为250 个实词左右。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但为了对外交流的需要,可以略详。

  5 关键词 论著需标引2~5 个关键词。关键词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Mesh 数据库(http://www.ncbi.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egi?db=mesh) 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

  6 名词术语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常用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见2016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以及原词过长、在文中多次出现者,若为中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缩略语;若为外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其缩略语。不超过4 个汉字的名词不宜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论文的可读性。

  7 计量单位 执行GB 3100耀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 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 年出版)。

  8 统计学符号 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1-2009《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一律采用斜体书写。

  9 文字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10-31) 》和新闻出版总署2010 年12 月24 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以及1992 年新闻出版署、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以1986 年10 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和1988 年3 月国家语言文字和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

  10 数字 执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11 图表 图表设计应重点突出,层次清楚,有自明性。文中图表应出现于相应正文段落之后。仅1 幅图或1 个表应写作图1 或表1。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中、英文)。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含义。

  采用三线表(顶线、栏目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 值、P 值等),则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线;表内数据要求标明单位,有效位数应一致。

  线条图应尽量用计算机制作打印,并提供数据、图的Excel 格式的数据文件,标明图号及说明。图的高、宽度之比为5颐7 左右。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若刊用人像,应遮盖其能被辨认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

  12 参考文献 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不包括已被接受的待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引用文献(包括文字和表达的原意)务必请作者与原文核对无误。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

  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 名时全部著录;超过3 名只著录前3 名,后依语种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不用“和”、“and”等连词。

  题名后标注文献类型标志。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 3469-1983 《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可以采用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推荐的NLM忆s Citing Medicine(http://www.ncbi.nlm.nih.gov/books/NBK7256)中的格式;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

  对有DOI 编码的文章必须著录DOI,列于该条文献末尾。参考文献为中文时,必须使用中英文双语著录。

  13 基金项目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在文章首页地脚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应依次列出,其间以“;”隔开,并需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每项基金项目名称还需提供其英文名称。

  14 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 须遵循医学伦理基本原则。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提供该委员会的标准文件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

  15 推荐信和“一稿两投”的处理 来稿需经作者单位主管学术机构审核,并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并加盖公章。如涉及保密问题,需附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发表的证明。切勿一稿两投。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两年内拒绝以第一作者身份的任何来搞。已在非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交流过的文稿,或已用其他文种发表过的文稿(需征得首次刊登期刊的同意),不属于一稿两投,但在投稿时必须注明。


期刊引用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影响因子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发文量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往期文章
  • 磁共振背景抑制弥散成像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磁共振背景抑制弥散成像(DWIB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筛查、良恶性肿块的初步鉴别以及评估肿瘤的治疗效果.目前国内外有许多关于DWIBS的研究,普遍认为DWIBS在评估恶性肿瘤及其转移方面有一定的价值,但亦存在一定的不足.该文综述了DWIBS在肿瘤诊断中的研究现状、应用前景及不足之处.......

    作者:文宏志;郑文斌 刊期: 2009- 02

  • 多发性骨髓瘤双肺弥漫性摄取99Tcm-MDP一例

    笔者报道了一例腰骶部及双下肢疼痛、活动受限1年入院的病例.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的结果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高钙血症、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及肺部感染.行全身骨显像发现患者双肺弥漫性摄取99Tcm-MDP.相关文献显示,多发性骨髓瘤可引起肾功能不全,并通过诱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导致高钙血症,Ca2+沿浓度梯度被动转运至肺泡及支气管......

    作者:陈婷;刘超;邓智勇 刊期: 2018- 01

  • PET报告基因显像研究进展

    近20年的基因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使基因治疗从实验室走向临床治疗成为可能.然而体内基因表达的监测仍有许多至关重要的问题没有解决,随着技术的发展,利用特定的报告基因和报告探针行PET显像,去推测基因在体内的表达成为可能.通过PET,不但能够正确理解基因治疗的过程,也为基因治疗的发展和用于临床提供了依据.......

    作者:赵伟;张秀丽 刊期: 2005- 05

  • 《单细胞凝胶电泳用于受照人员剂量估算技术规范》解读

    《单细胞凝胶电泳用于受照人员剂量估算技术规范》的起草人收集整理并全面阅读了与本标准有关的国内外技术资料和现行有效的我国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并在明确了制定依据和原则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此标准适用于低线性能量传递射线比较均匀的全身急性外照射受照人员的早期DNA损伤定量分析.为更好地贯彻执行这一标准,该文对该标准的编制内容进行说明和解读.......

    作者:刘强;王彦;杜利清;曹嘉;徐畅;姜恩海;姜立平;王晓光;樊飞跃 刊期: 2012- 04

  • 化疗和放化疗同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放化疗联合治疗与单纯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5例不能手术的NSCLC患者,分为单纯化疗组(A组)30例、放化疗联合组(B组)35例,A组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化疗两周期,B组同A组并给予同步放疗方案.对比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A组治疗有效率、1年生存率分别为36.7%、30.0%,B组分别为65.7%、54.3%,B组较A组明显提高(X2值分别为1......

    作者:汪俊剑;黄少祥 刊期: 2008- 05

  • 点击化学在分子影像学中的应用和进展

    点击化学基于其快速高效、高选择性、生物正交反应等特点,在现代化学发展及放射性药物化学合成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此外,点击化学在放射性探针制备及分子显像预定位技术方面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笔者就点击化学在分子影像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晓;兰晓莉;胡帆;张永学 刊期: 2016- 03

  • PET-CT在胸腹膜转移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价PET-CT在胸腹膜转移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原发恶性肿瘤病史及不明原因胸腹腔积液,临床高度怀疑胸腹膜转移瘤的37例患者资料.全部患者均行18F-FDGPET-CT全身显像,经病历记录分析、肿瘤标志物检测、病理检查或临床随访终判断是否存在胸腹膜转移瘤,并对已确诊胸腹膜转移瘤的患者记录病灶代谢分布形态及测量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结果37例行18F-FDGPET-CT......

    作者:尹培;霍红旗;柴鹏;赵剑平;冯小伟;刘春海;游志鑫 刊期: 2012- 06

  • 高剂量率近距离放射治疗前列腺癌

    高剂量率近距离放射治疗是根治前列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是近年来前列腺癌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着重介绍了高剂量率近距离放射治疗前列腺癌的原理,目前所采用的治疗技术,临床应用研究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作者:马蕊;张良安 刊期: 2007- 03

  • 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在根治性肾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通过99Tcm-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总肾及分肾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价其在根治性肾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根治性肾切除术患者术前行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定量测得总肾及分肾GFR.依据肾脏肿瘤直径大小分为≥4cm组和<4cm组,以了解术前患者GFR降低与肿瘤大小的相关性.采用t检验进行两组GFR水平的比较.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寻找术后肾功能不全的预测因子.结果肿瘤<4cm......

    作者:林小敏;唐明灯;倪雷春 刊期: 2017- 05

  • 18F-FDG PET延迟显像能鉴别胰腺良恶性损害

    ......

    作者: 刊期: 2001-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