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7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主办。本刊是《国际医学》系列期刊之一,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主要介绍国内外在放射医学与核医学两大领域中的新动态、新进步、新技术和新经验的国家级学术性、信息性杂志,以促进我国放射医学与核医学研究工作的发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1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81/R
邮发代号: 6-102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77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1999-2000年被天津市期刊质量评估为一级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4114
- 国内刊号:12-1381/R
- 出版周期:
-
盆腔放射病的预防进展
盆腔恶性肿瘤是常见的肿瘤之一,放疗是盆腔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放疗在提高肿瘤控制率的同时,也会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损伤。盆腔放射病(PRD)是盆腔恶性肿瘤放疗后出现的主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能够及早进行干预,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降低PRD的发生率,患者将会从中获益。笔者将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就PRD的相关预防措施进行综述。......
作者:杨从波;李险峰 刊期: 2017- 01
-
高压氧对迟发性放射损伤的作用
放射疗法是一种对肿瘤和周围正常组织均有显著作用的物理疗法,在放疗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损伤正常组织导致放射损伤,特别是迟发性放射损伤,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迟发性放射损伤会发展得更加严重,甚至致死,因此限制了临床治疗时的放射剂量,目前这一问题并未得到解决。笔者主要就高压氧治疗对迟发性放射损伤的影响作一综述。......
作者:王祯祯;高光凯 刊期: 2017- 01
-
放射治疗在晚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研究进展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是内分泌系统及头颈部肿瘤中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PTC的治疗手段以外科切除为主,术后给予131I辅助治疗。甲状腺癌术后,约30%的患者发生肿瘤失分化而丧失特异性摄碘功能,因此这部分患者失去术后131I治疗的机会。近年来,随着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快速增长,此类患者数量急剧增加。对于手术不能彻底清除病灶或丧失131I治疗机会的患者,外照射治疗(EBRT)已成为主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作者:阎军艳;李险峰 刊期: 2017- 01
-
放射性肠损伤模型及其评价研究进展
辐射诱导的肠损伤是放疗造成的严重不良影响之一,可导致肠道局部缺血、纤维化、溃疡、肠狭窄和下消化道出血等。放疗引起的肠损伤的复杂性导致放射性肠损伤模型和研究评价指标也多种多样。笔者综述了近年来的放射性肠损伤模型及对放射性肠损伤的评价标准和研究方案,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王津晗;徐畅;王彦;刘强 刊期: 2017- 01
-
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小分子类PET显像剂研究进展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已有多种EGFR靶向药物被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临床,但因个体敏感程度不同,总体疗效偏低。研究表明EGFR高表达或突变患者对靶向药物敏感,因此明确EGFR表达水平和突变状态对临床用药有重要指导意义。PET成像技术能实现分子水平无创显像,并能通过SUV进行半定量研究,使得在体内无创明确EGFR表达、突变情况,指导靶向药物的精准......
作者:黄顺;韩彦江;郑希;赵肃清;吴湖炳;王全师 刊期: 2017- 01
-
十二指肠乳头癌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从十二指肠低张X线造影、超声检查、经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检查(ERCP)、CT、MRI和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五个方面对十二指肠乳头癌的影像学进展进行了概述,分析上述检查方法在诊断十二指肠乳头癌方面的优势及不足。提出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更好地利用常规超声、MRI、CT、ERCP及超声内镜(EUS)等多种影像学方法来对十二指肠乳头癌进行综合诊断,可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王华;沈钧康;朱建兵 刊期: 2017- 01
-
耐辐射奇球菌辐射抗性机制及其双组份系统的研究
耐辐射奇球菌拥有极强的辐射抗性能力并能在多种极端环境下存活。其特有的一些辐射抗性基因在其抗性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双组份系统是广泛存在于细菌中的一种信号转导系统,它能协助细菌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维持各种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双组份系统作为一种应激响应机制在耐辐射奇球菌中有重要作用。笔者就耐辐射奇球菌的抗性机制及其双组份系统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曾洋;黄波;阳志;何淑雅 刊期: 2017- 01
-
Gd-EOB-DTPA对多b值肝脏DWI中表观弥散系数值的影响
目的:通过行肝脏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观察注射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前、后不同时相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变化,探讨增强后行DWI的可行性。方法收集行Gd-EOB-DTPA肝脏增强的受检者126例,其中,例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名,肝脏病变患者96例(原发性肝癌25例、转移性肝癌20例、肝血管瘤28例、肝囊肿23例),均经临床或病理证实。在PhilipsAchieva1.5......
作者:李伟;龙晚生;崔恩铭;罗学毛;黄列彬;蒋基荣 刊期: 2017- 01
-
基于PET/CT、 HRCT特征的评分系统鉴别诊断孤立性肺部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基于PET/CT、HRCT影像学特征的评分系统对孤立性肺部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ET/CT检查的孤立性占位性肺病变112例,其中良性病变44例,恶性病变68例。对孤立性肺病变的12项PET/CT及HRCT影像特征进行评估,初步建立量化分级系统,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良恶性病变的佳诊断评分临界值。结果PET/CT及HRCT预测孤立性肺部病变的指标包括年龄≥6......
作者:段晓蓓;陈相猛;黄斌豪;邹伟强;吴月娥;秦贵磷;孙丽霞 刊期: 2017- 01
-
99Tcm-3PRGD2整合素受体显像在乳腺癌定性诊断中的价值及与钼靶检查的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99Tcm-联肼尼克酰胺-3聚乙二醇-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环肽二聚体(99Tcm-3PRGD2)整合素受体显像在乳腺癌定性诊断中的价值及与钼靶检查的对比。方法选取初诊乳腺占位患者84例,均为女性。所有患者行2h、4h99Tcm-3PRGD2整合素受体显像及钼靶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显像方法(全身显像及胸部SPECT/CT显像)对乳腺癌定性诊断的价值,并与钼靶结果......
作者:陈贵兵;欧阳忠;韩成坤;黄劲雄;何小江;王凡;贾兵;吴华 刊期: 2017- 01
动态资讯
- 1 充分发挥PET-CT在临床决策中的优势
- 2 镭-223氯化物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研究进展
- 3 氟代脱氧葡萄糖与氨基酸PET在脑肿瘤中的对比研究
- 4 131I治疗Graves'甲状腺亢进症伴白细胞减少前后血清和尿中β2-微球蛋白变化分析
- 5 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脊椎转移瘤的临床价值
- 6 PET报告基因显像
- 7 电离辐射与细胞凋亡
- 8 乳腺癌X射线征象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C-erbB-2表达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 9 肿瘤放射增敏药物的研究进展
- 10 SPECT/CT融合显像对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 11 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在根治性肾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 12 原发性腹膜砂粒体癌~(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SPECT-CT全身骨显像一例报告
- 13 抗人肝癌188Re-免疫磁性纳米微粒的生物学分布和肿瘤细胞抑制实验
- 14 睡眠疾病的功能影像学研究进展
- 15 心脏介入诊疗患者辐射剂量和早期外周血细胞变化观察
- 16 双侧肾外型肾盂伴左肾盂重度积水99Tcm-DTPA肾动态显像一例
- 17 Hilson血流灌注指数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 18 良、恶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和MRI诊断要点分析
- 19 2例股骨原发恶性肿瘤的18F-FDG PET/CT诊断辨析
- 20 子宫内膜结核18F-FDG PET/CT显像误诊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