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7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主办。本刊是《国际医学》系列期刊之一,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主要介绍国内外在放射医学与核医学两大领域中的新动态、新进步、新技术和新经验的国家级学术性、信息性杂志,以促进我国放射医学与核医学研究工作的发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1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81/R
邮发代号: 6-102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77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1999-2000年被天津市期刊质量评估为一级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4114
- 国内刊号:12-1381/R
- 出版周期:
-
视网膜神经受体及其分子显像研究进展
视网膜的合成、代谢等各项生理功能主要是由视网膜内的神经递质(谷氨酸、γ-氨基丁酸、多巴胺、5-羟色胺、σ受体等)协同作用完成.近年来核医学显像仪器及显像剂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全身各器官系统功能的分子水平研究,视网膜受体分子显像是将核医学、眼科学、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新医学技术,是当前核医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开拓性的新进展.笔者将从视网膜内的各种神经递质的生理病理变化及其在核医学分子显像领域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刘淼;刘兴党 刊期: 2017- 05
-
辐射防护药物研究新进展
电离辐射损伤不仅是一个公众健康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安全问题.如何获得治疗效果优良、安全性高和不良反应小的辐射防护药物一直是科学家努力研究的目标.近年来,伴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学科的发展,辐射防护药物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目前,诸如5-雄烯二醇(5-AED)、CBLB502、Ex-RAD和HemaMax等药物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进入临床试验;而新发现的具有潜在价值的LY294......
作者:张源;杨福军;徐文清 刊期: 2017- 05
-
乏氧诱导因子在疾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乏氧诱导因子(HIF)是维持体内代谢平衡的一个重要因子,目前对其研究已成为热点.以往的研究证实,HIF与众多疾病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炎症、肿瘤以及辐射损伤.笔者简述国内外有关HIF的研究成果,为HIF作为治疗靶点的深入研究提供新思路.......
作者:孟媛媛;杨福军;徐文清 刊期: 2017- 05
-
脊髓转移瘤的影像学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脊髓转移瘤(ISCM)是肿瘤晚期患者癌灶转移至脊髓,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引起躯体疼痛、感觉减退或麻木的一种危险的转移性疾病,严重者可导致机体瘫痪,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降低.随着肿瘤发病率的上升以及新型影像诊断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ISCM的检出率明显提高.但遗憾的是,针对ISCM的治疗目前尚无统一的共识.虽然在以往的ISCM治疗中放疗的作用较为局限,但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与提高,对于存在手术禁忌证或化疗效果......
作者:王丽丽;张洪明;李险峰 刊期: 2017- 05
-
以血管生成为分子靶点的放射性核素显像分子探针在肿瘤个体化用药中的应用
血管生成对肿瘤生长至关重要,以肿瘤血管为靶点的抗血管生成治疗日益受到重视,但抗血管生成疗法的机制以及治疗后产生的耐药性尚不明确.无创性放射性核素分子显像可阐明基本的药物机制以及耐药通路,并通过治疗前和治疗期间的靶点量化表达实现个体化的抗血管生成治疗.笔者重点讨论在血管生成过程中4个关键蛋白质,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整合素αvβ3、细胞外基质纤连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表达......
作者:刘晓梅;魏玲格;张芳 刊期: 2017- 05
-
分化型甲状腺癌腹盆部131I显像假阳性分析
全身131I显像时,除了甲状腺组织、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转移及复发灶显影外,非甲状腺组织来源的假阳性病变也常不同程度地摄取131I而显影.探讨DTC患者腹盆部非甲状腺组织来源的假阳性病变摄取131I的不同原因,分析其可能存在的病变信息,可以给临床诊疗提供必要的帮助,笔者就有关腹盆部131I显像假阳性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钞卫光;张晶;陆克义 刊期: 2017- 05
-
11C-胆碱与18F-FDG双时相PET/CT显像结合高分辨率CT在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11C-胆碱(11C-CHO)PET/CT、18F-FDG双时相PET/CT、常规18F-FDGPET/CT、11C-CHO+18F-FDG双时相PET/CT显像结合高分辨率CT(HRCT)4种方法对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对28例SPN患者进行18F-FDGPET/CT显像(注药后lh显像,2h行延迟显像)和11C-CHOPET/CT显像(于注药10min后进行)......
作者:王城;王春梅;邬心爱;王雪梅 刊期: 2017- 05
-
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在根治性肾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通过99Tcm-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总肾及分肾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价其在根治性肾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根治性肾切除术患者术前行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定量测得总肾及分肾GFR.依据肾脏肿瘤直径大小分为≥4cm组和<4cm组,以了解术前患者GFR降低与肿瘤大小的相关性.采用t检验进行两组GFR水平的比较.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寻找术后肾功能不全的预测因子.结果肿瘤<4cm......
作者:林小敏;唐明灯;倪雷春 刊期: 2017- 05
-
规范颅颈联合CT血管成像照相格式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规范颅颈联合CT血管成像(CTA)后处理图像对临床的意义.方法收集30例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影像科(A组)和30例河南省人民医院影像科(B组)的颅颈联合CTA后处理图像,分别对图像的次序、表述、快速准确定位等方面进行主观评价,以上各项得分的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两组图像在照片格式满意度和血管定位快速准确度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0和7.01,均P<0.01),说明采用A组......
作者:梁琰;张永强;李展展;杜鹃;王昀璐;赵杰;阮成伟;杜好利;朱绍成 刊期: 2017- 05
-
靶向肽结合131I-PAMAM(G5.0)抑制甲状腺髓样癌细胞增殖的研究
目的研究131I标记靶向肽丝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丝氨酸-脯氨酸-组氮酸-脯氨酸(SRESPHP)(简称SR)修饰的第五代聚酰胺-胺(PAMAM(G5.0))的体外性质及其作为甲状腺髓样癌细胞靶向探针的可行性.方法用氯胺T法进行PAMAM(G5.0)-SR和PAMAM(G5.0)的131I标记,通过薄层层析法分别测定所制备的两种探针的标记率及稳定性,并考察131I标记物的脂水分配系数;通过阻断摄取......
作者:陈礼林;谢丽君;张海波;杨洪文;何蕊;冯成涛;朱高红 刊期: 2017- 05
动态资讯
- 1 ~(125)I粒子治疗对肝癌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 2 多层螺旋CT与MRI在嗜铬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
- 3 《人体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处理规范》解读
- 4 基于小分子肽的放射性药物
- 5 18F-氟脱氧葡萄糖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及经治患者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 6 小动物PET及PET-CT及其在分子影像学中的应用
- 7 128 骨转移癌患者对186Re-HEDP和153Sm-EDTMP的骨摄取和软组织滞留
- 8 血管内照射防治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 9 继发性骨淋巴瘤的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
- 10 核素内照射防治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 11 99Tcm-高锝酸盐/MIBI减数显像时加服高氯酸盐是快速有效的甲状旁腺显像方法
- 12 肺淋巴瘤的18F-FDG PET/CT诊断辨析
- 13 043口服乙烷-1-羟基-1,1-二膦酸酯可以减小经口铀中毒的毒性
- 14 前哨淋巴结检测术在宫颈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 15 对甲基桂皮丹酚酯抗辐射活性的研究
- 16 99mTc-depreotide生长抑素受体显像的临床应用研究
- 17 促甲状腺激素与亚临床性甲状腺功能异常
- 18 辐射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 19 基因组不稳定性与错配修复机制
- 20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第五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