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7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主办。本刊是《国际医学》系列期刊之一,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主要介绍国内外在放射医学与核医学两大领域中的新动态、新进步、新技术和新经验的国家级学术性、信息性杂志,以促进我国放射医学与核医学研究工作的发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1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81/R
邮发代号: 6-102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77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1999-2000年被天津市期刊质量评估为一级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4114
- 国内刊号:12-1381/R
- 出版周期:
-
探测心肌活力的技术进展
心肌活力的评估十分重要,它有助于了解心肌病变患者的预后和选择治疗方式。评估心肌活力的方法包括核医学和其他临床上常见的方法,其中核医学上的方法有~(18)F-FDGPET、~(18)F-FDGSPECT、~(201)TlSPECT、~(99)Tc~m-MIBISPECT和脂肪酸显像,其他显像技术包括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MRI(核磁共振显像)等。......
作者:许长德 刊期: 2002- 06
-
叶酸受体及其在肿瘤核医学中的应用
叶酸受体是一种在肿瘤细胞膜表面高度表达的蛋白膜受体,有α和β两种亚型。来源于上皮组织的癌组织高度表达α亚型受体,非上皮来源的癌组织主要表达β亚型受体,两种亚型受体对叶酸及其类似物都有很高的亲和力。叶酸受体在几乎所有的卵巢癌和大部分的恶性肿瘤如乳腺癌、宫颈癌、结肠癌、直肠癌、鼻咽癌等中都有表达,同时在正常组织的表达又高度保守。通过对其分类、结构、染色体定位、分布、配体及其在肿瘤核医学中应用的研究,将......
作者:邢诗安 刊期: 2002- 06
-
TPO基因及其应用研究
TPO(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是甲状腺细胞膜上的一种糖蛋白,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关键酶。深入研究其基因结构及转录调控对甲状腺疾病和放射性碘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邢岩 刊期: 2002- 06
-
双探头符合线路18F-FDG显像在肺癌诊断中的作用
与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相比,双探头符合线路显像在肺癌的良恶性鉴别、分期、监测复发及观察疗效中起着重要作用。图像融合更有利于肺癌的诊断。......
作者:陈永辉;李方 刊期: 2002- 06
-
甲状腺癌的基因治疗
甲状腺癌的基因治疗包括免疫基因疗法,自杀基因疗法,抑癌基因疗法,NIS基因介导的~(131)I治疗,反义基因治疗等,具有广阔的前景,但应用于临床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作者:程刚 刊期: 2002- 06
-
放射性核素反义治疗
放射性核素反义治疗将反义寡核苷酸阻断癌基因表达作用及放射性核素杀伤癌细胞作用结合在一起,是一项新兴的治疗技术。这项研究目前仍处于初步阶段,只有少量放射性寡核苷酸细胞毒性、动物体内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学分布的报道。简要综述了目标基因的选择和反义寡核苷酸的标记、导入细胞及其毒副作用等几个放射性核素反义治疗有关的重要环节及其新进展。......
作者:欧晓红 刊期: 2002- 06
-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测定心室功能,评价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了解心肌血流灌注、心肌活力及心脏交感神经功能,鉴别心力衰竭的病因,判断预后,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疗效等多方面都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曼 刊期: 2002- 06
-
电离辐射诱导G2期阻滞的机制
电离辐射损伤后,细胞通过若干关卡来调控细胞周期的进程,使细胞有时间进行DNA修复,确保染色体组的完整性和遗传稳定性,减少突变的发生。不同的电离辐射使不同细胞产生G_1、G_2和S期等不同时相的变化,但电离辐射后G_2期阻滞的现象十分普遍。近年来,对G_2期阻滞机制的研究多集中在Chk1、Chk2和p53上。......
作者:苑晓燕 刊期: 2002- 06
-
微束在辐射诱导的旁效应研究中的应用
辐射诱导的旁效应现象近年来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它对于目前低剂量辐射效应的研究将产生重大影响。在其研究过程中,由于电离粒子在能量、径迹上的随机分布,用常规照射的方法无法提供旁效应的直接证据以及准确的单一粒子与生物体的作用结果。微束的发展,特别是单粒子微束通过将精确数量的粒子准确地射入细胞或细胞特定位置,为辐射诱导的旁效应的研究提供了直接有用的手段。为此,论述了辐射诱导的旁效应现象以及微束在其研......
作者:熊杰;韩玲 刊期: 2002- 06
-
几种物理因素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影响
成骨细胞在骨的修复与重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介绍了电离辐射、脉冲电磁场、热疗、制动等对成骨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作者:夏玉莲;孙元明 刊期: 2002- 06
动态资讯
- 1 131Ⅰ-rituximab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 2 奋斗新时代 开启新征程
- 3 新型细胞凋亡分子探针99Tcm-CP3-peptide的制备及在肺腺癌细胞系体内外的实验研究
- 4 影像学在典型及非典型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 5 PET和PET-CT在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
- 6 SPECT/CT骨断层显像及在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 7 肿瘤放射增敏药物的研究进展
- 8 18F-FDG PET在淋巴瘤分期和治疗反应评价中的价值
- 9 甲状腺癌的基因治疗
- 10 BRAF基因突变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治价值的研究进展
- 11 恐怖袭击的威胁——放射医学与防护面临的挑战
- 12 姜油树脂对辐射后间充质干细胞Nrf2及其靶基因表达的影响
- 13 039对居住在切尔诺贝利周围长期暴露于低剂量137Cs和131I的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分析
- 14 天津地区1180名健康成年人静脉血血细胞参考值调查
- 15 PET/CT显像在肝细胞肝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 16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PET/CT中的实际应用
- 17 《人体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处理规范》解读
- 18 冠状动脉内放射治疗再狭窄的研究近况
- 19 NF-κB不同二聚体的活化与辐射诱导凋亡的关系
- 20 PET及PET-CT在监测肿瘤治疗效果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