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7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主办。本刊是《国际医学》系列期刊之一,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主要介绍国内外在放射医学与核医学两大领域中的新动态、新进步、新技术和新经验的国家级学术性、信息性杂志,以促进我国放射医学与核医学研究工作的发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1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81/R

邮发代号: 6-102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77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1999-2000年被天津市期刊质量评估为一级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4114
  • 国内刊号:12-1381/R
  • 出版周期:
期刊荣誉:1999-2000年被天津市期刊质量评估为一级期刊期刊收录: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2014年第5期文章
  • 13C标记试剂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13C是稳定性核素,其标记的诊断试剂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尤其是13C标记的尿素呼气实验,其被广泛用于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诊断。13C标记的其他化合物如氨基比林、美沙西丁、辛酸、混合甘油三酯等还可用于消化系统中其他疾病的诊断。由于13C标记的诊断试剂具有无创、安全、无辐射的特点,其适用于儿童、孕妇等患者,已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该文对近几年13C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孙昱;刘兴党 刊期: 2014- 05

  • PET/CT显像在乳腺癌疗效评价及预后中的作用

    乳腺癌是危害全球妇女健康的常见的恶性肿瘤。PET/CT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乳腺癌的临床诊治率。PET/CT在评价治疗效果及术前早期识别出对反应无效的患者方面有着独到的优势。近年来,有研究发现,癌细胞表面分子标记,如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水平等可直接影响疾病的预后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作者:胡梦裳;章斌 刊期: 2014- 05

  •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抗肿瘤血管药物早期临床试验中的应用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正逐渐被应用于抗肿瘤血管药物的早期临床试验。该文将对传统临床试验药效评价体系应用于抗肿瘤血管分子靶向药物研发中所存在的问题、DCE-MRI的相应技术原理、DCE-MRI临床应用现状与其在临床试验中的优势、存在的问题与展望做一综述,并列举一些近年来应用DCE-MRI技术进行抗肿瘤血管分子靶向药物临床试验的典型案例。......

    作者:李骁扬;田野 刊期: 2014- 05

  • 细胞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体示踪免疫细胞的研究进展

    肿瘤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在体示踪免疫细胞有助于指导肿瘤的免疫治疗并预测和评估其治疗效果。细胞磁共振成像技术运用特殊的对比剂,能够无创、实时、可重复地监测体内细胞的活动。近年来,研究者对应用细胞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体示踪免疫细胞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该文将就这一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静;姚振威 刊期: 2014- 05

  • 辐射致癌危险模型及人群危险转移研究概况

    对日本原子弹爆炸幸存者队列的流行病学研究,是各国进行辐射危害评价及赔偿的主要依据。依据流行病学数据建立模型,定量计算辐射危险,使该结果的应用更加明确。近年来随着日本原子弹爆炸幸存者队列数据资料的进一步搜集、方法学的不断完善,模型的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进展。该文对迄今为止各个主要致力于辐射致癌研究的机构给出的辐射致癌模型及人群危险转移进行综述,简要介绍建立模型及转移时考虑的因素,以期为我国辐射致癌赔偿相......

    作者:陈景云;赵永成 刊期: 2014- 05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分子影像学进展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非正常凝结,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若不能及时诊断和处理,多数会演变为血栓形成后遗症,严重者可并发肺栓塞危及生命。医学影像学在诊断、评估DVT风险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超声、CT等传统影像学技术的基础上,基于不同靶点和示踪剂的分子影像学技术已经在DVT诊断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笔者就DVT诊断相关靶点和示踪剂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马强;高红林;宋娜玲 刊期: 2014- 05

  • 阿尔茨海默病PET正电子药物应用与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D)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伴随PET分子成像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针对AD的正电子药物,其中匹兹堡化合物B(PIB)及其衍生物类PET正电子药物研究为成熟,部分已获准应用于临床,在AD诊断与治疗方面显示出重要价值。随着人们对AD发生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又相继出现了包括蛋白类、受体类以及肽类在内的更多种类AD相关PET正电子药物。该文就此类正电子药物的应用与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段小艺;李淼;王黎;李宏利;赵周社;郭佑民 刊期: 2014- 05

  • 单克隆抗体人源化技术研究进展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应用DNA重组技术、抗体库技术及转基因技术对鼠源性单抗进行人源化改造,先后出现了嵌合抗体、互补决定区移植抗体和全人源抗体,它们从不同角度克服了鼠源性单抗临床应用的不足,为单克隆抗体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带来了新的曙光,该文对单克隆抗体人源化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涂少华;陶嵘;沈江帆 刊期: 2014- 05

  • 18F-FDG PET/CT显像中棕色脂肪摄取与室外温度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18F-FDGPET/CT检查中出现棕色脂肪组织(BAT)摄取与室外温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长海医院核医学科20949例受检者的18F-FDGPET/CT图像,并通过PubMed查询2002至2013年间BAT摄取相关研究,收集对应检查日期的检查地区温度,使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分析BAT摄取发生率(P)与平均室外温度(T)之间的关系。结果PubMed共查询到10项符合标准的相......

    作者:孙高峰;潘桂霞;竺丽志;崔斌;高明军;左长京 刊期: 2014- 05

  • 应用Detector729的两种IMRT剂量验证方法比较

    目的:比较、分析Detector729用于IMRT质量控制的两种剂量验证方法。方法用Pinnacle8.0m计划系统对13例肿瘤患者做IMRT治疗计划,根据Detector729的CT扫描图像,分别做出实际机架角和0°机架角的验证计划,并在Varian23EX加速器上实施剂量验证;依据剂量偏差(距离偏差)分别为3%(3mm)、3%(4mm)和4%(4mm)的判定标准,得到两种验证方法的γ验证通过率......

    作者:翟贺争;刘辉;李卫星;齐伟华;袁继龙;李明生;阮书州;王小春 刊期: 2014-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