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7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主办。本刊是《国际医学》系列期刊之一,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主要介绍国内外在放射医学与核医学两大领域中的新动态、新进步、新技术和新经验的国家级学术性、信息性杂志,以促进我国放射医学与核医学研究工作的发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1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81/R
邮发代号: 6-102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77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1999-2000年被天津市期刊质量评估为一级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4114
- 国内刊号:12-1381/R
- 出版周期:
-
SPECT在内照射剂量学中的应用
在核医学中,内照射剂量学主要用于描述放射性药物在体内分布、代谢过程中放射性能量沉积及其确定.重建方法的改善将为内照射剂量测定提供更为精确的三维时空数据,实现内照射辐射剂量学从群体和器官的平均水平向个体水平发展.......
作者:郭雷鸣 刊期: 2004- 02
-
18F-FDG PET/CT的特点及其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近几年,具有高性能PET和CT的同机PET/CT已投入临床,其在肿瘤学中的应用呈迅速增长之势.加入高档CT的PET较之传统的PET在技术和临床方面具有明显优势.CT扫描一方面为PET提供了快速、准确的衰减校正数据,大大缩短采集时间,另一方面为PET图像提供了精确的解剖定位,使结果更加肯定,但引入CT的PET扫描也带来了一些技术上的新问题.PET/CT在头颈、腹盆肿瘤具有明显优势,即使在生理运动影响......
作者:王俊起 刊期: 2004- 02
-
18F-FLT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
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胸腺嘧啶类似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细胞增殖的状况,3′-脱氧-3′-18F-氟代胸苷(3′-deoxy-3′18F-fluorothymidine,18F-FLT)是此类药物中发展较为完善的一种示踪剂.18F-FLTPET通过反映胸苷激酶-1的活性而间接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状况,有助于对肿瘤进行良恶性鉴别、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PET显像剂.......
作者:孙晓蓉;邢力刚 刊期: 2004- 02
-
核素心肌显像在冠心病处理决策中的合理应用及其原理
核素心肌显像在冠心病诊断、危险度分层及预后判断方面积累了大量资料,并可据此制定冠心病的有效处理策略.在ACC/AHA(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有关冠心病和核心脏病学指南中,核素心肌显像的上述作用得到了充分肯定.合理应用该技术可以提高我们对冠心病诊断处理的整体水平,并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更合理利用,目前这在我国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作者:李殿富 刊期: 2004- 02
-
131I治疗儿童及青少年Graves病
抗甲状腺药物、手术、放射性碘是儿童及青少年Graes病的3种治疗方法.近60年的医疗实践证明,131I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应当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欧阳萌 刊期: 2004- 02
-
双时相18F-FDG PET在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18F-FDGPET已较广泛地用于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和临床分期.常规显像一般用单次显像所测SUV(标准化摄取值)来鉴别良恶性病变,但两者SUV之间有一定交叉,存在一定局限性.而依据不同类型细胞18F-FDG摄取速率不同的机制,进行双时相18F-FDGPET(早期显像加延迟显像),简单而实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
作者:尹立杰 刊期: 2004- 02
-
MRI与PET对癫痫病的诊断价值
癫痫是常见病,以颞叶癫痫常见,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术前准确定侧和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MRI对部分癫痫有很重要的诊断价值,特别是结合脑电图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但是对于MRI诊断阴性的癫痫病人,PET整体定位系统能解决其定位诊断问题.......
作者:祖德贵 刊期: 2004- 02
-
电离辐射与细胞凋亡
电离辐射诱导细胞凋亡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细胞凋亡作为一种主动的细胞消亡过程,与电离辐射的诱导关系正逐步完善,细胞膜改变是电离辐射诱导细胞凋亡的主要特征,电离辐射诱导细胞凋亡的程度与辐射剂量、照射方式及传能线密度密切相关,它的机制包括基因调控、信号转导、离子代谢、酶和蛋白因子的参与,共同形成一个复杂的生物学网络.......
作者:何子毅;孟庆勇 刊期: 2004- 02
-
对乏氧和射线应答的嵌合性基因启动子的研究进展
介绍两种应用射线和乏氧应答启动子调节的GDEPT(定向基因酶前体药物治疗)系统.用治疗性、条件性或肿瘤特异性启动子控制GDEPT是一种控制靶基因在肿瘤内表达的方法.通过选择性启动子,使基因靶向肿瘤内表达,提高特异性和靶向性,解决了肿瘤基因治疗中的主要限制.......
作者:郑爱青;于金明 刊期: 2004- 02
-
多发性脑转移瘤的立体定向伽玛刀治疗
多发性脑转移瘤(multiplebrainmetastasis,MBM)由于瘤体散在、多发,成为神经外科疾病治疗难点,近年来,随着立体定向伽玛刀治疗技术的广泛应用,其逐渐成为MBM的首选治疗方法.本文主要对立体定向伽玛刀治疗MBM的机制、预后因素及治疗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永权;巴特尔;刘文力 刊期: 2004- 02
动态资讯
- 1 肿瘤短链脂肪酸代谢PET显像剂研究进展
- 2 放射免疫导向治疗真菌感染灶的研究
- 3 131I合并小剂量碳酸锂治疗Graves病的临床探讨
- 4 日本福岛核泄漏将威胁海洋生物
- 5 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伴基底节灰质核团对称性钙化一例
- 6 基于小分子肽的放射性药物
- 7 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策略问题
- 8 比较SPECT-CT和PET-CT在小动物模型中的应用
- 9 辐射诱导大鼠大脑皮质中转录因子的激活
- 10 第二代双源CT大螺距模式低辐射剂量血管成像进展
- 11 辐射诱导的细胞凋亡需要ATM蛋白并在线粒体缺陷前发生作用
- 12 X射线交叉互补修复基因多态性与肿瘤
- 13 18F-氟脱氧葡萄糖符合线路诊断心肌梗死后的心肌活力
- 14 心肌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的转运调控及与心肌活力关系的研究进展
- 15 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和促再分化药物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应用
- 16 错配修复系统缺陷对肿瘤放化疗的影响
- 17 血必净辐射防护作用机制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 18 18F-FDG PET在淋巴瘤分期和治疗反应评价中的价值
- 19 096 头颈部肿瘤的分次立体定向放射疗法
- 20 Ku70对同源重组修复蛋白Rad51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