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7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主办。本刊是《国际医学》系列期刊之一,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主要介绍国内外在放射医学与核医学两大领域中的新动态、新进步、新技术和新经验的国家级学术性、信息性杂志,以促进我国放射医学与核医学研究工作的发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1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81/R
邮发代号: 6-102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77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1999-2000年被天津市期刊质量评估为一级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4114
- 国内刊号:12-1381/R
- 出版周期:
-
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标记免疫细胞在多发性硬化症动物模型MRI中的应用
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USPIO)是一种外周包裹右旋糖酐的氧化铁纳米颗粒,可以被多种细胞吞噬,主要为单核巨噬细胞.由于其含铁,在T2和T2*加权磁共振(MR)图像上产生低信号.多发性硬化症(MS)是一种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脱髓鞘性疾病,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为其常用的动物模型,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参与病程的各个阶段.USPIO标记免疫细胞M......
作者:朱灿胜;胡学强 刊期: 2006- 05
-
肺癌与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关系的研究
目的观察肺良性疾病、原发性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在组织中不同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用免疫组化(IHC)法检测患者EGFR的表达;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测定患者EGF的动态变化,并对肺癌患者进行随访.结果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表达88%(80/91),在癌旁组织中(距肿瘤边缘3cm以内)表达64%(58/91),较肺良性疾病(10%,10/95......
作者:袁卫红;罗志航;彭荣宗;杨雷;张怡 刊期: 2006- 05
-
影响PET放射性药物11C甲基化的因素
11C甲基化是PET放射性药物合成重要方法之一,包括C-N、C-O、C-S甲基化等.影响11C甲基化的因素有:甲基化试剂、进攻试剂碱性、溶剂极性和空间位阻等.当化合物上有2个以上进攻原子时,可通过调整甲基化试剂或溶剂的极性,使其中1个进攻原子的甲基化成为主要反应.......
作者:张锦明;田嘉禾;刘伯里 刊期: 2006- 05
-
冰冻切片放射自显影技术在微剂量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放射性核素在细胞水平的分布.方法采用放射自显影和冰冻切片技术,建立银颗粒密度与放射性药物强度的刻度曲线,确定放射性药物131I和99mTc的微观分布,基于核素的微观分布数据,建立微剂量的剂量估算模式.结果银颗粒密度与施入放射性药物比活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15和0.9963,刻度系数分别为1.59×10-4Bq和6.48×10-5Bq.结论131I和99mTc在细胞水平......
作者:戴光复;金月英;田源;苑淑渝;张良安 刊期: 2006- 05
-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自杀基因显像研究进展
自杀基因治疗是将来自病毒或细菌的自杀基因转染肿瘤细胞、编码特定的酶类,使无毒性的前体药物转化为细胞毒性代谢产物,从而导致肿瘤细胞死亡.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探针可以显示自杀基因在体内的生物学特性,起到基因治疗的监测作用,其中研究多的是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自杀基因显像.......
作者:邢岩;赵晋华 刊期: 2006- 05
-
放射性脑损伤发病机制及免疫系统改变的研究
放射性脑损伤是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本文从放射性脑损伤发病机制及电离辐射引起免疫系统改变的基础上推断放射性脑损伤可能引起的免疫系统改变.......
作者:钟静;姜恩海 刊期: 2006- 05
-
放射性肺损伤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放射性肺损伤是核辐射事故、骨髓移植预处理及胸部肿瘤放疗常见的并发症.糖皮质激素常被用于减轻放射性肺损伤的症状,但疗效并不理想.许多学者致力于评估一些防治措施在减轻辐射所致动物和人肺损伤的作用.本文就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阐明防治现状,并在一定程烫度上对临床有所帮助.......
作者:王军英;涂彧;周菊英 刊期: 2006- 05
-
肿瘤辐射增敏的分子机制
关于肿瘤辐射增敏的分子机制研究主要包括:DNA损伤的加重及其修复抑制,改变细胞氧合状态,控制细胞周期,转入凋亡相关基因,导入反义物等.不同的辐射增敏剂可通过不同的分子机制提高肿瘤辐射敏感性.分子机制研究将为开发出更高效的辐射增敏剂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顾菲;刘晓秋 刊期: 2006- 05
-
解读《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国务院2005年第449号令颁布了,这对进一步加强我国的放射防护基础结构建设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我国完整的放射防护法规与标准体系出发,具体解读这部新条例的出台背景、制定宗旨和内容框架,着重归纳阐述了该条例的主要新特点.同时研讨了贯彻实施方面的若干问题.......
作者:郑钧正 刊期: 2006- 05
动态资讯
- 1 肿瘤基因-放射治疗的分子机制
- 2 第八届世界联盟核医学与生物学大会概况
- 3 C57小鼠受照后胸腺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变化
- 4 L-[1-13C]苯丙氨酸呼气试验定量检测肝脏功能动物实验研究
- 5 011 胚胎期大鼠生精细胞对低剂量辐射的高度敏感性
- 6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细胞凋亡及其核素显像实验研究进展
- 7 99Tcm-tetrofosmin在乳腺癌及其转移灶显像中的应用
- 8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在鼻咽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9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负荷总积分及相位分析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评估价值
- 10 肿瘤PET代谢显像剂及其特点
- 11 俄罗斯海军放射卫生工作简介
- 12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右侧小脑参与语言功能的应用研究
- 13 牙釉质电子顺磁共振剂量重建研究的若干进展
- 14 095 三维小容积照射治疗残留或复发的鼻咽癌
- 15 异位甲状腺发病机理、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 16 003 短寿命正电子发射核素液体球囊治疗血管腔内再狭窄的优势
- 17 肿瘤核素反义显像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 18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在子宫内膜癌术前风险评估中的价值
- 19 PET预测及评价肿瘤疗效的新进展
- 20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18F-FDG PET/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