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7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主办。本刊是《国际医学》系列期刊之一,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主要介绍国内外在放射医学与核医学两大领域中的新动态、新进步、新技术和新经验的国家级学术性、信息性杂志,以促进我国放射医学与核医学研究工作的发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1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81/R
邮发代号: 6-102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77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1999-2000年被天津市期刊质量评估为一级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4114
- 国内刊号:12-1381/R
- 出版周期:
-
SPECT在抑郁症研究中的应用
功能显像是研究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有效手段.在抑郁症研究中常用的SPECT方法有灌注显像、代谢显像和受体显像,分别反映脑组织的血流、代谢情况及受体的分布和功能.数据处理方法有感兴趣区法和统计参数图法.主要综述各种显像和数据处理方法的特性、抑郁症患者SPECT脑显像的表现、血流异常的脑区及受体显像的发现,探讨SPECT在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分析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作者:于璟;唐一源 刊期: 2007- 01
-
18F-氟脱氧葡萄糖以外新型PET肿瘤显像剂
18F-氟脱氧葡萄糖PET虽是一种非常敏感的技术,但其特异性不高,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其他一些用于研究氨基酸摄取、蛋白质合成、DNA合成、细胞增殖、三羧酸循环中其他底物的代谢改变、肿瘤乏氧性、免疫活性和受体的示踪剂有望成为新的肿瘤显像剂.这些药物主要包括18F、11C等标记的用于PET肿瘤显像的短半衰期放射性药物.......
作者:彭添兴;吴华 刊期: 2007- 01
-
宫颈癌辐射敏感性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放射治疗前,对宫颈癌患者进行辐射敏感性检测以预测放疗效果的研究在肿瘤治疗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根据细胞基因表达水平预测辐射敏感性及基因治疗逆转宫颈癌放射抵抗成为研究热点.影响宫颈癌辐射敏感性的基因主要有细胞增殖、凋亡基因和肿瘤细胞乏氧相关基因等,而基因芯片法分析多个辐射敏感相关基因,对于预测宫颈癌的辐射敏感性和治疗可能更有意义.......
作者:李红艳;贺桂芳;陈志华 刊期: 2007- 01
-
肿瘤辐射增敏机制研究进展
辐射增敏作用机制非常复杂,迄今为止尚无明确的解释.其机制主要包括改变肿瘤微环境、清除自由基和电子、细胞周期同步化、抑制DNA损伤修复、促进细胞凋亡和生物还原作用.辐射增敏作用机制的研究在提高肿瘤放疗效果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作者:李玉;董丹;阎英 刊期: 2007- 01
-
硫酸镁对大鼠急性放射性脑损伤后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硫酸镁对电离辐射诱发的脑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成熟的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和硫酸镁实验用药组,用6MeV电子线对实验大鼠进行20Gy全脑单次垂直照射,分别于1d、7d、14d和30d处死,取其脑组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总蛋白相对浓度,黄嘌呤氧化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浓度,并与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
作者:王利利;涂彧;周菊英;俞志英;秦颂兵;徐晓婷;李莉 刊期: 2007- 01
-
放射性脑损伤分子机制及神经保护策略研究进展
放射性脑损伤(RBI)的潜在分子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RBI的形成是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胶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之间复杂的、动态的相互作用过程.随着放射治疗的广泛应用,对RBI的神经保护治疗逐渐得到重视,提出了相应的神经保护策略.......
作者:高波;王学建 刊期: 2007- 01
-
硼中子俘获治疗的微剂量学研究现状
微剂量学研究在临床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的计划设计和疗效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设计一套既能准确描述10B化合物及其反应产生的次级粒子在细胞、亚细胞水平的剂量不均匀分布,又适合于临床上使用的微剂量估算模式,一直是此领域的研究重点.为此,着重介绍了BNCT的微剂量估算方法及其近发现显著影响其精确度的因素.......
作者:孙文钊;张良安 刊期: 2007- 01
动态资讯
- 1 18F-FDG PET/CT显像诊断播散性结核病一例
- 2 051 还原型金属螯合物对辐射引起的小鼠骨髓毒性的改善作用
- 3 急性骨髓炎的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
- 4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中的应用
- 5 PET-CT乏氧显像及其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 6 睡眠疾病的功能影像学研究进展
- 7 极重度骨髓型与肠型急性放射病的救治进展
- 8 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射治疗
- 9 PET/CT一体化显像仪
- 10 p16负向调控通路与辐射诱导的G1期阻滞
- 11 盆腔异位肾肾动态显像前后位像GFR测定值的差异比较
- 12 99Tcm-MIBI显像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价值
- 13 不同剂量137Csγ射线照射对雌果蝇的辐射损伤和氧化效应
- 14 013 延长乏氧和再氧合对细胞周期进程及其辐射存活的影响
- 15 Ad-Rb94联合照射对体外人大肠癌细胞的抑瘤作用
- 16 CT技术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应用进展
- 17 乏氧靶向性自杀基因治疗系统增强胰腺癌放疗效果的实验研究
- 18 043口服乙烷-1-羟基-1,1-二膦酸酯可以减小经口铀中毒的毒性
- 19 应用影像学方法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
- 20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