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7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主办。本刊是《国际医学》系列期刊之一,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主要介绍国内外在放射医学与核医学两大领域中的新动态、新进步、新技术和新经验的国家级学术性、信息性杂志,以促进我国放射医学与核医学研究工作的发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1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81/R
邮发代号: 6-102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77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1999-2000年被天津市期刊质量评估为一级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4114
- 国内刊号:12-1381/R
- 出版周期:
-
甲状腺球蛋白与分化型甲状腺癌
甲状腺球蛋白(Tg)检测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诊治具有重要价值,尽管其测量受诸多因素影响,但手术及131I清除残留甲状腺后,Tg仍是监测DTC复发或转移的一项灵敏而又特异的肿瘤标志物.Tg检测与131I扫描的价值互为补充.此外,Tg免疫组化分析、TgmRNA及Tg抗体等在DTC的诊治与随访中也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邱忠领;罗全勇 刊期: 2009- 02
-
螺旋CT薄层重建技术在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薄层重建技术在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梗阻性黄疸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对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螺旋CT螺旋扫描、平扫及增强扫描,层厚和间隔均为5mm,然后对原始数据进行层厚为1mm、间隔为1.5mm的薄层轴位重建,并传入工作站进行薄层多平面重组,对胆管梗阻定位和定性诊断作出评价.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螺旋CT薄层重建技术对梗阻性黄疸定位和定性的准确率分别为98%......
作者:黄智;刘璋;杨朝湘;林成业;张立;李玉香;马云燕;肖海松;陆志锋;王博;周运红 刊期: 2009- 02
-
宝石CT的技术突破和临床应用
宝石CT突破了近10年CT不断地增加探测器宽度的常规发展模式,利用宝石探测器和能谱栅成像技术,提供更高的诊断精度,更快的诊断速度和更高清晰度的图像,更全面地满足临床需求.综述宝石CT的技术优势和临床应用.......
作者:王健 刊期: 2009- 02
-
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的CT研究进展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结石病的治疗不仅与结石的大小、部位、脆性、有无感染等有关,还受到结石成分的影响.预先知道结石的成分,对治疗具有指导性作用,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可靠的检查手段能够很精确地判断体内结石的成分.CT除能精确判断结石的大小和部位外,还可大致判断体内结石的成分,尤其是双源CT的出现,为研究结石组成成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能为查找结石的成因、预防和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作者:冯强;马智军 刊期: 2009- 02
-
磁共振背景抑制弥散成像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磁共振背景抑制弥散成像(DWIB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筛查、良恶性肿块的初步鉴别以及评估肿瘤的治疗效果.目前国内外有许多关于DWIBS的研究,普遍认为DWIBS在评估恶性肿瘤及其转移方面有一定的价值,但亦存在一定的不足.该文综述了DWIBS在肿瘤诊断中的研究现状、应用前景及不足之处.......
作者:文宏志;郑文斌 刊期: 2009- 02
-
替莫唑胺联合适形放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临床观察
恶性脑胶质瘤是成年人中常见的原发性脑瘤,占复发脑瘤的35%~45%[1],其标准治疗方案是手术后辅助放疗.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较常规放疗有可减少脑组织损伤、提高肿瘤辐射剂量的优势,但总体疗效仍不令人满意,既往放疗中加入治疗脑胶质瘤化疗药物包括卡氮芥、甲基苄肼等,但与单纯放疗相比无显著的生存益处[2].......
作者:王洗;刘强 刊期: 2009- 02
-
癫痫脑内相关受体改变及其PET研究
随着脑受体正电子放射性配体的相继研发,PET技术在癫痫相关受体研究中发挥了独特作用,目前癫痫脑内相关受体研究多集中在γ-氨基丁酸受体、乙酰胆碱受体、谷氨酸受体、多巴胺受体及阿片受体等方面.该文就癫痫脑内相关受体与PET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参考.......
作者:宁艳丽;晋建华 刊期: 2009- 02
-
Gadd45与基因组稳定性
Gadd45基因是生长抑制及DNA损伤诱导基因家族中的一员,是电离辐射效应基因之一,在细胞周期调控、DNA损伤修复及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使它成为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的重要基因,在肿瘤细胞存活、凋亡信号通路中发挥错综复杂的作用,从而参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贾立立;樊飞跃 刊期: 2009- 02
-
基因治疗联合放射治疗恶性肿瘤的分子机制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常规手段之一,对放射治疗的耐受性是影响放疗疗效的主要障碍之一.基因治疗联合放疗代表了恶性肿瘤治疗的一种新方式,在一系列联合治疗的研究中发现,基因治疗可以提高肿瘤的辐射敏感性,减少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改善放射治疗的疗效.该文综述肿瘤基因治疗联合放射治疗的有关分子机制.......
作者:翟红彦;苏成海 刊期: 2009- 02
-
微小RNAs在分子放射生物学中的研究进展
微小RNAs(miRNAs)是一类新近发现的能调节基因表达的短小非编码RNA.miRNAs通过负性调节靶基因,在辐射诱导的凋亡、辐射耐受性、旁观者效应等辐射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RNAs与放射治疗所致的辐射生物效应相关.miRNAs有可能成为改善放射治疗肿瘤疗效的潜在新靶点.......
作者:周冲;王利利;周菊英 刊期: 2009- 02
动态资讯
- 1 腹部肿瘤精确放疗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 2 060 以物理和动力工程研究所资料分析俄罗斯核工作者的癌发病率:初步分析
- 3 巨大甲状旁腺腺瘤99Tcm-MIBI双时相SPECT/CT显像一例
- 4 冠状动脉CT诊断斑块性病变的无创影像学进展
- 5 食管癌中18F-氟脱氧葡萄糖摄取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 6 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及斑块性质、狭窄程度判定的效果比较
- 7 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小分子类PET显像剂研究进展
- 8 131I治疗Graves甲亢合并肝功能损害或血细胞减少的优势与风险
- 9 18F-FDG PET/CT在胃癌分期、复发检测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 10 急性放射病早期临床分类诊断的一种新方法
- 11 十二指肠乳头癌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 12 环氧合酶-2抑制剂及其辐射增敏效应
- 13 基因转染诱导核素靶向治疗的实验研究
- 14 宝石CT的技术突破和临床应用
- 15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第五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 16 中子辐射致骨髓损伤及治疗研究进展
- 17 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结合高分辨率CT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 18 以血管生成为分子靶点的放射性核素显像分子探针在肿瘤个体化用药中的应用
- 19 乳腺非典型增生的综合影像学表现
- 20 NHS-MAG3在放射性药物标记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