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7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主办。本刊是《国际医学》系列期刊之一,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主要介绍国内外在放射医学与核医学两大领域中的新动态、新进步、新技术和新经验的国家级学术性、信息性杂志,以促进我国放射医学与核医学研究工作的发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1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81/R
邮发代号: 6-102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77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1999-2000年被天津市期刊质量评估为一级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4114
- 国内刊号:12-1381/R
- 出版周期:
-
肿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分子显像研究
表皮生长因子在不同类型肿瘤的生长、发展等不同阶段的信号通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无创性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监测在肿瘤的诊断与疗效的判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针对EGFR的放射性示踪剂研究进展迅速,为ECFR分子显像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汪永红;陈文新;何品玉 刊期: 2009- 04
-
~(125)I粒子治疗对肝癌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125)I粒子低剂量率连续照射肝癌细胞,能明显上调细胞Bax表达,降低Bcl-2表达,同时明显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且细胞周期发生再分布,照射后细胞被阻滞在对辐射相对敏感的G_2-M和S期.研究结果表明,~(125)I粒子连续照射能够通过诱导凋亡的途径,明显杀伤肿瘤细胞.......
作者:张颖;林军 刊期: 2009- 04
-
肿瘤组织乏氧与葡萄糖代谢
乏氧是导致放、化疗失败原因之一,活体探知葡萄糖和乏氧代谢空间分布,有助于修订放疗计划以提高治疗效果、早期评估患者放化疗疗效和预后.~(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沉积主要依赖血流供应,与细胞摄取率关系较弱,且仅反映肿瘤细胞膜葡萄糖通量大小,无法区分有氧代谢、细胞增殖旺盛组织和乏氧组织.临床经验提示,~(18)F-FDG综合反映肿瘤恶性程度,且葡萄糖代谢和乏氧代谢空间分布差异大者肿......
作者:司宏伟;徐慧琴;岳峤;耿建华;陈盛祖 刊期: 2009- 04
-
比较SPECT-CT和PET-CT在小动物模型中的应用
在医学研究中,针对疾病的小动物模型进行动态生物学进程的监测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传统核医学影像测得的重要生理学参数包括血流量、生化代谢和细胞受体等.而如今,核医学已发展至双元融合的影像模式,包括SPECT-CT和PET-CT,这意味着在同一次扫描中,通过硬件对图像的融合,可得到功能学和解剖学的双重影像.该文针对SPECT-CT和PET-CT在小动物模型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结论:针对小动物模型的......
作者:潘懿范;宋少莉;黄钢 刊期: 2009- 04
-
过量碘摄入对甲状腺功能影响的探讨
过量碘摄入可以引起甲状腺细胞形态的改变,继而引起甲状腺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各种甲状腺疾病.将与碘属同族元素的核素引入体内进行甲状腺显像对于诊断甲状腺疾病有重要意义,而阐述过量碘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对于指导甲状腺核素显像前的准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玉华;李亚明 刊期: 2009- 04
-
微小RNA在电离辐射和肿瘤中的作用
MicroRNA(miRNA)是一类含21~25个核苷酸长度的单链小分子RNA,其在细胞生长和发育过程的调节中起到了多重作用,miRNA的突变或异位表达与多种肿瘤相关.电离辐射可以诱导miRNA的改变,从而产生致癌或抑癌效果,而且辐射诱导的miRNA表达变化还显示出细胞特异性和性别特异性.......
作者:游洋;郭海卓;金顺子 刊期: 2009- 04
-
G蛋白偶联受体与辐射关系的研究进展
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一类细胞表面受体大家族,通过G蛋白介导其细胞作用,在介导细胞间信号转导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G蛋白和GPCR与辐射损伤关系密切,这些研究为充分认识辐射损伤机制及提高防治水平提供了新的观点.......
作者:高志清;刘永学 刊期: 2009- 04
-
生物学系统内检测自由基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其意义
活性氧等自由基与神经变性性疾病、糖尿病、辐射损伤等多种病理过程的发展相关.检测自由基技术在辐射防护和辐射生物效应方面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该文综述了建立在电子自旋共振(ESR)基础上的各种自由基检测技术,同时介绍了新近建立的利用免疫电子自旋捕捉技术检测DNA和蛋白质大分子自由基的方法.......
作者:池翠萍 刊期: 2009- 04
-
生物发光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生物发光成像(BLI)是通过荧光素酶基因标记细胞或DNA,在ATP及氧气存在条件下,催化荧光素的氧化反应而发光,从而能够直接监控活体内的细胞活动和基因行为.该文通过比较BLI与MRI,PET、放射成像的异同,以及BLI在肿瘤、干细胞和免疫细胞运输、细胞凋亡等方面的应用,为更好地推广BLI的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杨丽平;赵敬湘;裴雪涛 刊期: 2009- 04
动态资讯
- 1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缩窄和主动脉弓离断的应用
- 2 妊娠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动态变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 3 120 静息MIBG显像和运动tetrofosmin显像缺损之间的一致性:静息MIBG显像作为可逆性缺血标志的可能性
- 4 乳腺癌患者骨病灶SPECT/CT融合显像的临床价值
- 5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18F-FDGPET/CT影像分析并文献复习(附4例报道)
- 6 放射治疗相关肝损伤的CT影像及其影响因素
- 7 图像融合在肿瘤中的应用
- 8 112 RB蛋白缺乏与紫外线诱导人乳腺癌细胞凋亡敏感性增高有关
- 9 术后早期放射性核素检查预测移植肾存活
- 10 094 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早期肺毒性的预期评价:初步报告
- 11 两种99Tcm标记双功能螯合剂:NHS-MAG3和HYNIC
- 12 随着年龄增长全身和局部骨骼摄取99Tcm-MDP的不同模式:与骨丢失发病机制的相关性
- 13 p53在调节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 14 核素内照射剂量评价的有关方法
- 15 PET-CT与钼靶X线、B超定性诊断乳腺癌的临床对比研究
- 16 乳腺癌核素分子显像的临床研究进展
- 17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恶性肿瘤
- 18 PET-CT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19 纤维支气管镜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中央型肺癌
- 20 18F-FDG SPECT-CT诊断胃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