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7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主办。本刊是《国际医学》系列期刊之一,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主要介绍国内外在放射医学与核医学两大领域中的新动态、新进步、新技术和新经验的国家级学术性、信息性杂志,以促进我国放射医学与核医学研究工作的发展。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4114
- 国内刊号:12-1381/R
- 出版周期:
期刊荣誉:1999-2000年被天津市期刊质量评估为一级期刊期刊收录:
早孕药物流产后动态观察血清性激素变化的临床价值
赵洪刚;董华;顾燕;张遵城
关键词:流产, 人工,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亚单位, 人, 雌二醇, 孕酮
摘要:目的 探讨动态观察早孕药物流产孕妇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雌二醇(E)及孕酮(P)水平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5例停经时间35~39 d、证实早孕而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使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服药前后外周血β-HCG、E及P水平动态监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早孕妇女孕囊排出后7 d时β-HCG、E、P水平均明显降低(t_(β-HCG)=4.845,t_E=7.655,t_P=11.390,P<0.05).孕囊排出后7 d时E和P水平迅速下降到卵泡期水平,14 d较7 d时雌二醇明显上升(tE=9.089,P<0.05);21 d较14 d时P有明显升高(t_P=2.910,P<0.05).结论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β-HCG、E和P水平可以间接评价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的疗效,并预测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是否延长,从而早期判断预后,为尽早给予临床干预提供依据.
友情链接